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社会实践|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一)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2


知是行之基,行是知之进。2025年的暑假,法学院学子走出课堂,在社会中砥砺品格、拓展眼界。从法治宣传的阵地到公益服务的前沿,从基层调研的现场到司法实践的窗口,法学学子深入一线,学思并进,在应对现实问题中锻炼能力,在奉献社会中彰显初心。满载收获,心有所感,他们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验证,更是使命的升华。

成果展系列推送将集中展现各实践团队的生动故事与真切感悟。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一期,看他们如何在实践中“明法理、强本领、担责任”!


政通法护 · 企惠先锋调研队

图片

为响应国家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号召,提升法治服务能力,烟台大学法学院“政通法护·企惠先锋”调研队19名本科生分赴家乡所在地青岛、烟台、聊城、济宁,携问卷、案例与法治共创工具包,到7家中小企业和1家大型企业沉浸式走访17天。本团队通过先分头行动,再汇总分析总结,梳理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并通过检索智库、北大法宝等网络信息平台中的法律方面的资料,整理出合适的解决策略,团队也与有关企业签订数据共享及定点合作协议,量化“政策痛感热力图”,为数字治理立法贡献烟大法学院方案。

图片



违建治理保护实践调研队

图片

随着城市更新加速,违建问题既阻碍空间优化,也易引发产权纠纷等权益矛盾,我们聚焦此问题,在烟台市莱山区初家街道及成员家乡开展调研,走访社区,制作调查问卷,访谈20余位居民和执法人员,探寻治理痛点。从居民的不解到理解,从政策条文到实地调解,我们深刻体会到:治理不是“拆”的简单执行,而是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体诉求的精细活,耐心沟通比强硬执法更有温度。同时,本实践也为违建治理提供“倾听——协商——共治”的新思路,既助力城市更新提质,也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提供基层实践参考。



十四行萤海实践队

图片

为响应国家“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及“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号召,助力乡村普法,715日至728日烟台大学法学院十四行萤海实践队前往陕西省黄陵县河西小学,开展暑期乡村夏令营支教活动。此次支教聚焦弥补当地教育短板,拓展学生成长边界,在助力教育普及的同时,引入多样化课程体系,并且构建起乡夏支教、家访调研、访谈三位一体实践模式。



“法盾防诈”志愿服务队

图片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AI技术在惠及人类的同时,也给反诈防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AI诈骗已成为当前新型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了解AI诈骗的特点,本团队与烟台市公安局达成实习合作,深入公安机关反诈中心实地调研,了解AI诈骗现状和技术手段,学习AI诈骗真实案例,从真实案例中提取反诈经验。同时在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真实数据加以分析,努力探索AI诈骗防范路径,为完善AI时代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后续我们将积极进行实践成果总结,形成AI诈骗防范路径探究调研报告,设计AI诈骗防范宣传册,不断创新反诈宣传形式,为构建“零诈”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图片图片



法润孤苗孤困儿童犯罪防控与救助实践队

图片

此次活动实践队来到了烟台市福山区的中国烟台SOS儿童村,延伸去年孤困儿童犯罪预防与帮扶内容,结合法律法规协助儿童村老师为孩子们制定了积分管理条例,规范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与生活习惯;同时就校园霸凌、网络诈骗等展开主题模拟法庭活动。

后续,实践队成员们将继续对孤困儿童群体所涉及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做好孤困儿童群体的犯罪预防与帮扶,进而促进青少年犯罪预防与帮扶的进行。



“碳循金径”调研队

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绿色发展相关政策体系,凸显绿色金融重要性。“碳循金径”实践队在多地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见证绿色金融实践:青岛平度市农行通过与高校共建“绿贷沙盘”,以技术解决粪污处理企业抵押不足问题,模拟审批中探索用未来碳汇收益作动态质押;滨城区政府以“群链金企协同”模式,联动政策、服务、产业链,构建“网格+智慧营销”电子地图般的绿色金融神经末梢网;泰安市石横镇煤矿塌陷区变身清洁能源基地,20万块光伏板年发电量等效减煤4.2万吨,让地下伤疤成为生态氧吧,展现山东县域绿色转型成果。

从金融创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到政企协同织密绿色发展网络,再到生态伤疤上崛起清洁能源基地,这些实践正是绿色金融赋能县域转型的生动注脚。



实践已毕,成长正浓。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画上句点,但青春逐梦的步伐从未停歇。感谢每一位同学的真情投入,感谢每一份支持与陪伴!这段时光留下的不只是经历,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让我们把收获转化为动力,把感悟化为行动,在学习中厚植本领,在实践中砥砺初心。新的征程已在前方,期待再次携手启程,共同谱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