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王伟琦:不忘初心媒体人,执着工作居幕后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27

王伟琦:不忘初心媒体人,执着工作居幕后

王伟琦,入党积极分子,烟台大学法学院2017级法学专业二班的一名学生,现任法学院新闻中心编辑部部长,烟台大学法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法学青年的现任运营者。

法学青年现雏形,网络宣传展新颜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借此机会,在院领导和院团委的支持下,法学青年这一公众号应运而生。成立之初,因为手机网络通讯并不像现在一样发达,微信运营出现了发表文章不及时、内容不贴近实际、形式不新颖等问题。之后在新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法学青年逐渐成熟起来。也就是在这时,她机缘巧合了解到了烟台大学法学院,更了解了法学青年。回忆起曾经的时光,她说那还真的是缘分,那是高一的暑假,回家路上途经校门口,看到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在普及法治知识,宣传习总书记提出的新目标。学长学姐说他们是烟台大学法学院法学青年公众号的幕后运营者,他们暑期正在开展一个普法教育活动。我认为这是一件既能拓宽自己眼界,又能丰富自己学习生活的事,当即就关注了法学青年公众号,在看到他们曾经发表的许多有意思和有意义的文章后,我也开始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看到法学青年幕后人员每一条精心的回复,不仅让我感动,更加让我想了解烟台大学法学院与法学青年,这我后来的求学经历结下了一个不解之缘。不久后,她对法律逐渐有了兴趣,同时对法学青年公众号也更加关注。她还说将来也要成立类似的公众号,利用网络让人们熟知法律,发挥新闻媒体宣传的积极作用。

初入烟园露梦想,幕后工作展雄心

20179月,怀揣着最初的理想,她来到了烟台大学法学院。之后,她加入了烟台大学法学院新闻中心编辑部,成为了法学青年公众号的幕后工作者。每当想起这件事,她都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高中的一件小事,竟真让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是,有句话说得好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上了大学之后,学习与生活上许多事需要自己摸索,精力不足让她难以对法学青年保持热忱。直到20185月,为响应学院老师制作原创微信想法的号召,她组织发起了第一个原创微信——“520,我想对你说...”的制作。她与伙伴一起通过班级的宣传介绍,精美微信制作和短视频表达对法学青年的热爱,一句句微信回复,给了她莫大的信心,经过三个部门的辛苦准备,“520,我想对你说...”这一篇微信成功问世。不仅是法学院的学生积极宣传,学校和各个学院媒体也纷纷转发。此后,重新唤醒了对新闻媒体工作的热情。6月父亲节如期而至,她联合三个部门的干事成立了小组,负责此次活动。在她的带领下,大家集思广益,通过制作视频、征集文稿、街头采访、微信前期宣传等方式来收集素材,最终一篇有关父爱的微信特辑成功推出。每当谈起此事,她都感慨万千,她说:“6月正值夏天,天气炎热再加上临近考试的压力,很多人都不想做原创推送,但新闻中心的强大凝聚力支撑着我们坚持下去。前期的活动的确很辛苦的,但是在看到大家对父亲节的关注、对微信特辑的喜爱与感动时,我知道,这一切都值得。

实践经历引深思,回首过往立信心

2018年暑假,她同几个伙伴组建了一支以农村宅基地入市模式为调研主题的社会实践团队。同时,她以运营者的身份注册了农村宅基地入市模式研究微信公众号,用以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她说:刚开始,因为每日的实践使我身心俱疲,我对这个公众号并不是很上心,只按每日的实践进程做例行的推送。那时的我觉得,作为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并不成熟的公众平台,起到的作用也不过是亲朋好友们了解我们一天的动态,为他们普及与实践主题相关的政策与法律知识。直到有一天,我在登录后台时偶然间翻到一条私信有偿宅基地回收,偏远地区有机会吗?虽然只是一句简短的私信,却带给了我莫大的震惊。我赶忙查询他的信息,却因间隔超过48小时而失去了回复的机会。难以想象一个偏远地区的网民,他可能是拥有宅基地的农民、工人或者其他关注这一问题的群体中的一员。他可能查阅了诸多资料,可能询问了相关人士,却没得到满意的答复,最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私信了这样一个许久未更新的公众平台,却因我这个运营者的过失而经历再一次的失望。她深深地认识到,微信平台宣传,重心绝不只在于幕后的筹划、运作,更要有一颗脚踏实地,对网民负责的心。

铁肩道义担大任,满腔热血为梦想

2018年下半年,她从前任部长的手中接过了法学青年公众号运营者的担子。而真正要挑起运营者责任的重担,绝不在一朝一夕。

同年九月,她带领编辑部参与了烟台大学青春榜样评选活动的筹划,负责脚本撰写与微信投票宣传工作。从投票到颁奖顺利进行,这背后是许许多多像她一样的幕后工作者们近两个月的坚持与努力。人们看到的是宣传稿件的及时迅速,是颁奖典礼的盛大隆重;而看不到的,是她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强作镇定,是她面对质疑时的据理力争,是她面对每天数不清的后台私信的恒心耐心。她说,渐渐的,她心中对运营者的重担观念改变了——新闻宣传,需要不仅仅是挑着肩上的担子,更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负责的心,为推文的受众负责;要有一颗牢记宣传使命,勇担时效责任的心,为法学院新闻中心负责。

伴随着法学青年的成长一步步坚持走到今天,从开始的节日推文和弘扬传统文化,到今天的青春榜样宣传、传承雷锋精神、建校周年大庆、学院团代会召开,……她从未忘记作为一个平台幕后运营者应有的责任心。

黑夜里没有阳光,只有死寂;没有温暖,只有冷清,可就是这死寂冷清的夜,却成了王伟琦的主场。如果面对这样的夜晚能够学到什么,也许可以说是奉献吧。夜晚奉献出它的黑暗,用来衬托白日的明亮;而王伟琦也在她的工作岗位上源源不断地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那份力量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