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2025年国际刑事法院(ICC)中文模拟法庭竞赛落下帷幕。烟台大学法学院代表队在此次竞赛中表现出色,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荣获团体三等奖,展现了烟台大学法学院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优秀的实践能力。

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是国际法学领域的重要赛事,旨在通过模拟国际刑事法院的审判程序,让参赛者深入理解和运用国际刑法知识,锻炼法律检索、文书写作、口头辩论等多方面的能力。本次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05所高校的优秀队伍参与。


我院代表队以宋振武院长、王圣礼副教授为顾问,以毛海利老师为教练,以谢智栩、汤佳新浩、桑文欣、林婧、冷艳为中文赛正式队员。队员们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深入研究竞赛案例,广泛查阅国际刑法、国际人道法等相关领域的资料,精心撰写法律文书,并进行了多次模拟庭审演练。在比赛中,队员们凭借清晰的法律逻辑、精准的事实分析和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在与其他高校强队的交锋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团体三等奖。


获奖感言
辩方律师 法221-1谢智栩
播种在2024年夏天的种子,在2025年春天开出了花。我们深知这份成绩不仅属于此刻,更属于过去数月与《罗马规约》相伴的每一个深夜。特别感谢赛队教练毛老师和三位学姐,你们以法律人的严谨一次次打磨我们的推论,坚持每个观点都必须有判例法源作为坚实支撑,才让我们最终能够呈现出一份经得起推敲的法律论证。未来有机会的话,我们“海牙见!”欢迎学弟学妹们加入烟大ICC的队伍,一起感受来自国际法精彩吧!
检方/被害人方研究员 法223-2汤佳新浩
一路走来,我们从最初的亦步亦趋到后来摸索开路,从步履蹒跚到一步一个脚印。虽然困难重重,但从未轻言放弃。正是大家的包容与共同成长,让这段经历值得一生回味。模拟法庭是法学生最好的实践方式之一,它不仅涉及大量细节知识,包括常识、法规和程序,更考验法律运用能力。这种训练极大提升了法律应用能力,值得每一位法学生用心参与,欢迎学弟学妹加入,共同延续属于我们的ICC路!
检方律师 法231-3桑文欣
比赛不是终点,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选择国际刑事模拟法庭,是选择以法律为锚,探索罪责与正义的边界。备赛期间,我们从零开始,深入分析判例中法律解释的张力,在模拟指控与辩护中锤炼逻辑的严密性。事实梳理、法律检索、庭辩模拟环环相扣,原本模糊的概念在碰撞中逐渐清晰。这段旅程让我们理解,法律不仅是文本,更是动态平衡的艺术。感谢同行者与师长的指引,未来将继续以理性与敬畏,直面国际法治的复杂图景。
辩方研究员 法232-1林婧
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征程。在备赛过程中,良好的检索能力与书状撰写能力固然重要,它们帮助我们尽可能多地找到法律依据,构建严谨的论证框架。然而,支撑我们一路前行的更是对模拟法庭竞赛的热爱。每当检索到新的信息,讨论出新的观点,我们都能感受到极大的获得感。成员们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我们相互尊重、共同探讨。正是这份热爱与团结、恒心与毅力,让我们在这场漫长的模拟法庭路上走得更加坦然与从容。
被害人代理人 法233-1冷艳
捧着奖状的时候,与ICC的羁绊画面突然涌了上来——从选拔到培训再到备赛,从懵懂无知到熟练掌握。感谢队友在迷局里拉住我的手,让每个崩溃时刻都变成“再试一次”的勇气。感激细心又优秀指导我们的教练学姐,也感谢指引迷途的教练毛老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这奖是鹅卵石,带着磕绊却闪着光。
我院代表队自2019年参加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以来已有多年荣获佳绩!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院代表队努力付出的肯定,也是烟台大学法学院在法学实践教学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未来,烟台大学法学院将继续秉持优良的教学传统,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