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青年 > 学子文苑 > 正文
秋声起处是故乡
秋声起处是故乡
  秋日下午课后走在滨海路上,听海涛怒吼,看落日余晖。人行路上的银杏树与法桐叶子都落光了,走在路上便可听到清脆的声响。路上的行人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黄昏的街头依旧是那样的繁华,又那么落寞。湿冷的海风吹在身上,吹散身边所有的余热,有一种刺骨的凉意,穿上外套,裹紧自己,顿时感觉温暖了许多。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秋天绝妙之处就在于秋的声音,有昆虫的叫声,秋雨的淅沥声,古老的故事声……令人最为难忘的莫属虫鸣声了,王维曾写过“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绝句。每逢秋夜,故乡的小山村里便响起了蟋蟀与蝈蝈的叫声,声音婉转悠扬,陪伴耕作一天的人们度过一个个宁静而又寂寞的秋夜。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的诗人已对古人的耕作生活做了详细的描述,我想千年之前的农耕生活里,蟋蟀等昆虫的鸣叫或许是必不可缺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遥想唐代的长安,小溪旁,阁楼上,伊人思念远方的行人,伴着虫鸣声,和着凄美的洞箫声,叹息良人何时罢远征,多么和谐,有多么自然啊!
  秋天的雨声又何尝不是令人怀念的。人醉红叶天,情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古时候的文人墨客有何尝不沉浸在这淅沥的雨声中呢?诗人科举他乡,在平平仄仄的歌诗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秋雨中,黄花开放,使人想起故乡伊人的脸庞。秋雨滂滂,茕茕孑立于寒江,望故乡亲人兮天一方,冥思愁想,愁断肠,千杯万觞解思量,遭遇的不幸使他想起故乡,而今听雨,然确鬓已星星。那场秋雨来自诗人的心底,仿佛在眼眶里下着。
  小时候奶奶常常拿一马扎坐在庭院的柿子树下,脸上的皱纹与光滑的拐杖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秋风乍起,吹散柿子树上的黄叶,沙沙作响,伴着故乡一个个老故事,一个个老人物的声音,那是原生态的天籁。当然,等玉米等作物收获后,在广阔的田野上,听着蟋蟀的交响乐,欢快地奔跑。这是童年最美的记忆。
  虽然我从六岁远离故乡的小山村,在城市里过起了灯红酒绿的生活,但小山村却成长在我心中,屹立在我的脑海里。人们有时候是怀旧的,希望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充裕的物质生活永远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
  前几日烟台下了一场小雨,天气更加清爽了。夜晚当我从图书楼走出来时,依稀在草丛里听到了蟋蟀的叫声。我想,这相似于故乡的虫鸣声吧。虽然身在异乡,这有何妨!无论工业如何发达,无论走到哪儿,人们在秋夜里还能听到悦耳的虫鸣声,便可找到心灵的归属。这与在故乡又有什么区别呢?想到这,我反而更加淡然。
  不过,在秋声的应和下许多年真的就这样过去了。  
                     (法142-2班徐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