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青年 > 团学动态 > 正文
社会实践 | 法学院安老怀华养老调研队:以脚步丈量乡村土地,用行动助构养老体系

以脚步丈量乡村土地

用行动助构养老体系


——烟台大学

安老怀华养老调研队



1.调研回顾

自2023年7月9日开始,烟台大学安老怀华养老调研队开展了为期十五天“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先后前往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临朐县东城街道,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鲁村镇等多地十六村开展调研。为扩大样本容量,增加调研说服力度,团队也前往社区,如鄌郚社区、东苑社区等,向社区负责人询问村镇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力图多视角下探寻基层农村养老体系构建,发掘研究土地流转后”哺育“老人晚年生活的因地制宜化的山东半岛农村养老“法则”。

鄌郚村(南村 北村 东庄村)

东庄村、南村、北村三村紧密相连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其中这三村中的东庄村与龙海集团达成合作:村集体出租给龙海集团土地使用,龙海集团每年向村集体支付租金,与此同时,三村联合其他鄌郚镇村庄,共同建设鄌郚镇养老幸福院,以解决当地的养老难题。

目前幸福院的主要部分的建设已经完成,已有长者食堂、老年大学、住宿区等部分。幸福院建成后能满足失独老人、空巢老人、身患疾病需要看护的老人的养老需求,助力推动鄌郚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汶丰村(西水码头村 丁家庄村)

西水码头村和丁家庄村在2008年时通过合村并居,合为汶丰村,隶属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因南邻汶河,村庄均居于北岸,土地肥沃,农作物连年丰收,故命名为汶丰村。团队通过对这两个村子的调研,了解到当地两村的现居人口多以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由于这里的土地较为平坦肥沃,外地的商户进行承包来连片经营,村民们对于土地的流转积极配合,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为未来养老事业的发展筹措了部分资金。

东山村(上东山村 下东山村)

钟家庄村(西钟村 东钟村)

东村(李家沟村 韩家沟村)


东山村、钟家庄村、东村三个行政村都位于较为崎岖的低山丘陵之上,都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由于其较为独特的地形,村民们的地大多分散经营,很难像汶丰村那般有外来的农业承包大户来进行承包,因此村集体的经济情况也就较其他村子略差,但是村民们又依托其独特的地形优势,在当地开展独特的林果种植业。通过对这些村的调研,队员们认识到当地基本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无法自己通过种植果树或者农作物来支撑生活消费,只能依靠国家和子女们,而村里的老人又存在着较为传统的思想,拒绝子女把他们接到城里安享晚年的做法,而是进行居家个人养老。

龙子峪村


    龙子峪村隶属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毗邻汇泉桃花岛,是济南淄博两地市的分水岭交岭。2021年,龙子峪村被确定为2021年度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为落实“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龙子峪村建设了“沂源红幸福民生综合体”。民生综合体中不仅包括长者食堂、公益澡堂、卫生室等民生基础设施,更有着红色服务驿站、图书馆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保障设施。团队通过对龙子峪村民生综合体建设收入来源、土地流转利用方式的采访调研认识到,养老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于土地的创新利用,如何因地制宜地将有限土地发挥最大价值是以地养老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姬家峪村

姬家峪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与众不同的是,姬家峪村位于鲁村镇的最西端,依山而建,对外交通较为不便。如今,姬家峪村利用山地统一种植翠梨、黄烟,所得收益建设起了“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来为村里的老人服务。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数据研究等形式发现,姬家峪村从一个小山村成长为养老事业的模范村,离不开对于收入问题的解决。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是姬家峪村致富的秘诀。

沂河南村

沂河南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是淄博市养老事业的“标杆村”之一。在”以地养老”过程中,沂河南村选择了名为“互助幸福院”的运行模式。在土地流转、续航运作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公共活动来照顾老人的精神生活。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在其他地区老人观念落后、保守固执等普遍情况在沂河南村几乎都不存在。“发展”一词在沂河南村不仅体现在吃穿用度,更体现在精神建设上。


2.调研感悟

到调研地之前,本团队对实践地的养老情况都有一定的设想。心中所想,自是理想化含量极高。比如设想,调研地“以地养老”模式的开展首先需要有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设施。例如村集体集资建设“长者食堂”为老年人提供营养搭配均衡的饭菜、建设“幸福院”为老年人提供舒适、整洁的住宿条件以及建设基本的娱乐设施来满足老年人的心灵需求。


但真正走入调研地,实地调研后才发现,由于乡村地区本身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代代相传的不可根除的固有因素影响,团队设想的“以地养老”理想化样式不能适应农村的每一个地区。各村有各村的特色,办法总比困难多的这股子拼劲也决定了各村有各村的出路。

方案提出

一边是独居村中的老人,一边是荒废难耕的土地,怎样破解这双重难题?一类是平原连片、村落稀少,一类是丘陵相连、流水人家,截然不同的地貌造就的不同循环资金链又对养老模式的探寻提供了怎样的出路?

村村相隔,错落山中的龙子屿村、姬家峪村和沂河南村村集体,充分利用各村的先天优势,或尝试乡村旅游,或发展特色农业,将集体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当地独创的民生综合体涵盖养老食堂、养老浴室、养老诊所等农村老人养老需求的方方面面。

村村相近,土地有限的鄌郚镇各个村庄,因为受制于有限的资源,村集体产业发展较为困难,所以鄌郚镇为代表的村镇,创造性地将临近多村落“合并换舍”,以地换房。在以地养老模式的基础上,打破村与村的间隔,统筹各村资源,在社区中建设服务周边的鄌郚幸福院。


3.调研成长

经过十几天的实践调研,团队总结过去的成长也有面向未来的期许和建议。

当团队投身于鄌郚社区及周围村落的养老事业发展调研时,深刻地意识到,由于地域发展不均衡,农业发展待产业化,比起短时间内大规模的建设民生综合体是不现实的。而山东半岛因地形差异,农村数量多,适宜发展的产业不同,与鄌郚社区类似的产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跟不上农村需求变化的村镇,应当深入老人群体了解真正的民之所需,切实地解决民之切。比起先建设投资周期长的幸福院,不如基于现有设施改造回应老人吃饭需求的长者食堂。

而与其相反的东里镇、鲁村镇下属的龙子峪村、姬家裕村等产业兴旺,发展环境良好的村子,虽拥有无法复制的振兴模式,但却都拥有核心的发展基点,“切合实际,乡村振兴”。养老事业是一个大命题,离不开每一代人踏实肯干的努力,乡村养老也绕不开乡村振兴之考题,要想实现蝶变焕新颜,必须找准村中定位,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要有政府领导,各方参与,百姓支持,方能畅通“养老问题”循环发展的资金链。

安老

尊养老人 和稳中华

怀华

浮于纸中之楼阁

不如踏进现实之泥土

如何更好促发展

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