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法学院2015年度学风建设状况报告
各位老师、同学:
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法学院2016年学风建设大会,在此,我代表学院对法学院2015年学风建设工作做个回顾,对2016年学风建设工作进行展望。
一、2015年学风建设工作的回顾
法学院历来重视学生道德养成和学风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常抓不懈,努力构建长效机制,提升学院内涵式发展。一年来,法学院在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和探索学院学生学风状况实际的基础上,成立了法学院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法学院2015年学风建设大会,确立了“学风建设月”和“自律学风月”。同时,制定和出台了学院学风建设的相关文件,全面梳理和明确了法学院学风建设思路,坚持以“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为目标,努力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
2015年,我院全面实施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全国法学实践教育基地、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名校工程法学专业、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完成山东省名校工程法学专业三年建设工作总结、专业分级报告。科研方面发表CSSCI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法商研究》、《法学家》等7篇;出版“三元法学文丛”专著10部。获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科领域国家最高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二)学科建设实力不断增强。
过去一年,学院获批山东省重点教改项目“地方高校法科学生SPI型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试行专业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民法》、《刑法》实行小班授课并设置过程考核;圆满完成山东省重点学科“民商法学”、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烟台大学应用法律研究中心”十二五评估;成立“烟台大学中国土地法律与政策实施评估研究中心”、“烟台医药和医事法律研究院”、“烟台大学药事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等机构并开展相关建设工作。
(三)师资力量日趋完善。
宋振武教授获评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范李瑛教授获山东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设立“崇德广业”讲席教授职位,引进讲习教授1名。继续落实教育部“双千”互聘计划,选派4位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选聘3位法律实务专家到我院任教;另聘6名法官担任实践教学教师,选聘6位司法公务岗位优秀校友担任新生班级导师,选聘6位律师、企业家优秀校友担任学院创业教育导师,助力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四)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学院围绕学生课堂出勤率、学生课程通过率和学生考试违纪率等指标,全面推进强化考核力度、注重活动引领和强化帮扶,积极建设和谐的育人氛围,大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学术氛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努力,在研究生招考政策大幅度变革的背景下我院本科生考取研究生录取率保持20%以上;大三同学英语四级通过率84%、六级通过率超过40%,大二同学初次参加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超过65%;研究生司法考试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36%、本科生司法考试通过率超出全国平均通过率26%,营造出了“比、学、赶、帮、超”的优良学习氛围。同时,学院转变研究生培养工作思路,开始由量的优势逐步向质的优势转化。通过修订《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制定《烟台大学法学院 “学术之星”评选办法》等举措,加强政策引导,研究生学风建设有较大改观,取得了一些列成果:全日制研究生发表科研论文92篇,多篇成果获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省级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校级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重点项目等。
(五)各项竞赛硕果累累。
2015年我院共有252名同学在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文艺类竞赛、体育类竞赛五个方面斩获奖项,其中76人获学科竞赛类奖励,国家级12人、省级9人、市级5人、院校级50人;31人获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类奖励,国家级17人、省级4人、市级1人、院校级25人;16人获科研创新类奖励,省级2人、院校级14人;113人获文艺类奖励,国家级奖项有1人、省级奖项有4人、市级奖项有7人、院校级奖项有10人;26人获体育类学院、学校奖励。与往年相比,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有较大提高,促进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六)师德师风继续向好。
我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学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要求,将“一岗双责”、主要领导主体责任、其他领导主要责任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学院制度化管理落到实处;师德建设成绩显著,关涛老师多次荣获由学生直接票选的“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我最喜爱的老师”等称号,2015年再次荣获“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称号,汤唯老师和宋红松老师分别荣获2015年和2016年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此外,还有一大部分老师在学生中树立了典范作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同时,我院师生合力取得“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歌咏比赛”三等奖、校运动会获得精神文明奖等多项荣誉奖励。首批发放校友捐赠“思源助学金”3.2万元,实现学院困难生资助工作全覆盖,资助工作和社会实践工作效果突出,获我校首批资助工作示范项目建设单位和社会实践工作示范项目建设单位。法学院团委获得烟台大学红旗团委、共青团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院辅导员获评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者、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二、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2015年我院学风建设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法学院学风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明显不足。
一是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纪律性较差,迟到、旷课、早退现象时有发生,低头一族较多;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沉迷于网络游戏,抄袭作业,考试舞弊;有的学生缺乏理想和抱负,整天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甚至个别党员、学生干部不能严以律己,不能以身作则,影响班级凝聚力和班风,进而影响整个学院的学风,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其一,挂科学生人数有所增加。上学期,我院本科生挂科率达24%。其中15级挂科率占年级人数的37%(计算机课程近半人数不及格)。其二,违纪现象时有发生。2015年,我院受到校级处分1人;13人因缺勤受院级通报处分,刘某等4人因扰乱讲座秩序受学院严肃通报批评,48个宿舍因卫生检查受到院级通报批评。
二是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守旧,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清晰。部分学生面临就业时“守株待兔”,不去主动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寻求就业就会,同时眼高手低,对于“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并不热衷,自主创业兴趣并不高,导致我院初次就业率低。此外,部分同学不能正确看待考研和就业的辩证关系,因初次报考学校不理想,出现了二战、三战的情况。
三是部分学生文明修身尚需加强。大学宿舍本就是多元文化汇聚的场所,更是文明修身的好地方,但个别宿舍卫生脏乱,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不能按时关电闸。个别学生不理解集体的意义,表现出对学院宿舍管理工作的不配合,也导致了宿舍内部人际关系紧张。
四是学科竞赛在参与数量上较多,但高层次的获奖比较欠缺,影响面、受益面不够大等问题存在;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热情不足,理论知识不能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相匹配。
以上差距和不足,有认识不到位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投入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须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三、2016年学风建设工作展望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学院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要从学院的实际出发,坚持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两手抓,要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要在加强学生理想信念、学习目标、职业生涯的教育引导上下功夫,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理念、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任课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辅导员、班级导师要继续做好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全体学生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只有上下联动,师生同心,才能让学院的学风建设工作上水平、出特色。
(一)育人为本,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一是要突出教书育人主业意识。我们的老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应该创造知识,那就是不仅要做研究,还要教书育人,这是老师的天职,现在有个别老师只管上课,不顾管理,不管育人,作为教师一定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一定要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真情服务学生,对教书育人满怀赤诚,倾心教书,潜心育人。
二是要持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院全体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从改进课程体系、更新教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艺术等方面入手,增强课程吸引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是,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
三是要注重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辅导员和班级导师是学风建设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要注意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积极主动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抽出更多时间到学生中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要扎实推进班级建设,促进班风学风,积极探索学风建设新途径、新办法和新举措。
(二)学生优先,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继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弘扬主流价值,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引导学生把加强学风建设内化为自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
二是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学风建设中,要善于运用抓示范典型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优秀学生群体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学风建设中起到较强的示范和促进作用;大力推进学习型宿舍、文明班级创建活动,营造刻苦学习、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学风;通过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宣传报道学生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学生主动向榜样看齐。
三是要严格管理,做好“文明烟大”建设工作。继续开展富有特色的“三走”活动,消除“网络成瘾”、“低头一族”等不良现象;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教育和帮助学生努力建设学习型宿舍;认真落实上课考勤等各项学风建设制度,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转型发展,发挥创新创业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学院坚持以培育优良学风为核心,将加大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学工部门的建议和促进下,目前已设立和启用总额度16万元/年的“思源·创业奖学金”、“思源·科技创新奖学金”、“思源·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奖学金”、“思源·学科竞赛奖学金”等多项专项奖学金。集中学院校友工作与学生工作资源,将学风建设融入创新创业工作全过程,培育适应学院转型发展的优良学风。
一是采取课堂教学与课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依托“创客邦”创业创俱乐部积极培育优秀项目参加高层次的竞赛。
二是联合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第二届法科学生创新创业论坛;邀请创业成功校友来我院指导学生创新实践;充分利用好校友设立的百万“壹零梦想”创新创业教育基金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加大力度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三是将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创新学习结合起来,以法律志愿服务中心为载体,继续开展一批包括法律志愿服务、法律文化节、模拟法庭辩论联赛等以法学学科创新学习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活动。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院统筹推进以博士点为导向的学科建设的攻坚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主体”的理念,继续以优化学科建设、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为目标,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在建设法学院的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