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校城融合文章 须在五个方面用力 2017年9月8日,在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烟台市市委书记王浩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并就校城融合发展问题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校城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近期,烟台市进一步明确了校城融合工作的五着力点。
一是强化学科产业对接。制定针对政策,以符合全市产业实际发展需求。全力支持烟台大学等驻烟高校建设优势学科集群,使高校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增设调整专业方向、科研方向,实现学科专业群、科技创新链与区域产业链紧密对接、有机融合。
二是实现校城人才共享。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畅通高端人才来烟“绿色通道”,引进更多具备研发和创业能力的海内外高端人才;支持大学与地方联合申报“****”“****”“泰山学者”等各级人才工程,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发展渠道。另外,高校要贴紧地方产业需求,向社会输出更多适应行业企业核心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是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整合驻烟高校人才、科研、信息、平台等优质资源,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合作、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努力在重大技术应用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四是携手打造新型智库。以高校高层次密集人才密集为依托,整合地方研究力量,探索组建烟台发展研究院,为区域发展、政府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研究成果。
五是全面拓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国内外人脉资源广泛的优势,为驻烟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活动牵线搭桥,帮助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发机构等来烟设立其研发中心等机构,进而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持。
目前,全市共有高校 19 所,其中:本科院校 7 所(含军校1所、部属院校1所),独立学院3所,高职高专9所。我市校城融合发展建设基本情况如下。
一、校城融合体系基本建立。我市于 2010 年成立市高校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支持驻烟高校发展等意见,推进校城融合。烟台大学等驻烟高校均成立服务地方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分别与市县两级政府、有关企业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二、人才培养融合度不断加强。优化专业布局。“十二五”以来,驻烟高校新增设专业 136个,淘汰 38 个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十二五”以来,驻烟高校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 40 余万人,其中在烟就业 14 万余人。鲁东大学近五年为烟培养人才比例年均 50.59%。2016 年,滨州医学院与荣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达成联合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协议,新设 “2.5+1.5”合作培养模式。烟台职业学院实行“三双二联一体化”教学,每年为本地企业输送技工 6000 余人。建设人才聚集高地。目前,驻烟高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 50%,具有博士学位 2222 人,硕士学位 5321 人;两院院士 3 人,外聘院士 31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 人,“长江学者”1 人,“****”人选 4人,“国家***人才工程”人选 5 人,“新世纪***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8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68 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69 人,“泰山学者”25 人。
三、产学研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十二五”以来,驻烟高校共获横向科研经费 27369.29 万元,纵向科研经费40902.82 万元。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十二五”以来,驻烟高校共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1081 项。烟台大学自主研发的丁烯提浓技术拥有授权发明专利 5 项,使用许可企业 36 家,年产能 600 万吨,技术将出口美国、伊朗;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为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开发设计 JU—2000E 模具,使该企业成为当时国内唯一能使用 9 米长钻井平台支撑桩腿的企业,也是世界第四家能够独立制造 9 米长桩腿的公司。2011-2016 年,鲁东大学与企业签订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技术合同 460 项,合同金额 7000 余万元,其中 2 个项目,获“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计划”立项支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现有市级(含)以上各类重点实验室 43 个。2001 年,绿叶集团与烟台大学各出资 50%,组建烟台大学药学院,实现企业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一体化。2011 年,烟台大学与绿叶制药等 6家单位参与的“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立项建设的 14 个省属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获批的“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是当年省高校唯一批准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3 年,滨州医学院与渤海制药联合共建“渤海药物研究院”,成立“药物创制研发工艺平台”和“GMP 标准实验室”,在抗肿瘤、肺系病、类风湿、心脑血管等领域的药物创新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首个校企联合重点研究室。推进校企合作。2012 年起,鲁东大学与烟台泰和新材合作,共同承担“对位芳纶(PPAT)纤维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国家“863 计划”项目,形成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帮助泰和新材发展成全球第二大芳纶供应商;与烟台拓伟机械合作共建烟台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研究所,共同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 4 项,获国家、省科技创新奖励 20 余项。
鉴于此,烟台市委提出三点建设性意见。一是制定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将驻烟高校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驻烟高校做大做强。出台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高校。 二是完善产学研交流沟通机制。定期举办面向全国高校的产学研展洽会,搭建知名高校、驻烟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健全校城融合信息化平台,为校城融合搭建便捷对接通道。 三是规划建设高校科技园区。南京创办“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有效链接起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市场等互补性资源,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苏州争取清华科技园在昆山设立分园,创新“孵化器、科技园、科技城”三位一体开发运营模式,近 150 家企业和项目入园孵化,吸引 200 多名清华毕业生创业,发展 4 家上市公司。建议根据我市“科技东进、产业西进”总体布局,依托烟台格罗宁根大学在科学研究和集聚人才方面的优势,制定特殊激励政策,推动小微型高技术企业在大学周边聚集、发展和壮大。充分挖掘县市区现有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