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郭老师的三句话
在郭明瑞教授荣休仪式的发言
张平华
2016 年 9 月
自 1999 年来到烟台大学,17 年来我与郭老师朝夕相处、情同父子。17 年在历史的长河仅仅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在人生旅途中却绝对是无比珍贵的岁月。早就应该、也想写一篇文章来抒发一下。然而,一旦坐下来打开思绪的闸门,感情就会汹涌澎拜,以至于难以下笔、写不下去——在深厚的感情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再说,郭老师是誉满神州的民法大师、师德标兵、磊落君子、治校统帅,这些均为既定事实,岂须我辈再去评说。索性,谨遵郭老师简明质朴的风范,褪去一切的油彩,真人面前说些真话。于是,我回想起郭老师说过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2000 年暑假前,在文科馆二楼的法学院会议室里,郭老师和房老师召集我们研究部署当年的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调研工作。在看到我后,刚刚还在谈笑风生的郭老师突然神情严厉起来,说道:“你整天在干什么?写了些什么?”当年的自己已年满 24 岁,曾任大学辅导员,自我感觉良好,很习惯于得到别人肯定。而众目睽睽下听到这句话,顿觉无地自容。回想 1999 年自己作为烟大首届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期末论文写了个《民事权利刍议》,开篇就讲,“鲁迅说的,中国人有两种状态:坐稳了奴隶和求做奴隶而不得……”写的很凌乱,完全不符合学术论文要求,而即便这样郭老师也给了 90 分。当时他说,“你刚开始写,还不懂什么是论文,写成了散文。不要急,下学期好好努力,要达到发表的水平。”第二学期我绞尽脑汁写了篇《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冲着发表去的,结果仍被判为“写了些什么?”至于“你整天在干什么”,这句话则分明在责怪我用功不足。这一学期,我正和毕海平谈恋爱,时间上有点耽误。听了这句话后,我去对毕海平说,以后少来找我,郭老师都批评我了,说我在干什么?写了些什么?从那以后,我的脑海里经常回响起这句话来警醒自己不要去浪费时间;也用这句话来衡量自己到底写了些什么?论文能不能拿出手!郭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是利用时间的高手。直到今天,他仍然退而不休,每天早早就去研究室,书桌上堆得都是图书资料,电脑上永远是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地想,这句话中“不浪费时间”是平实的手段,完成任务是决绝的目的,恰恰是恩师身上那种擅长攻城拔寨、敢于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的军人作风的体现,在这条平实而决绝的道路上,恩师成为烟大法学专业、学科的开创者;成为法学院的缔造者;从当年民法学界四小龙成为名震神州的著名法学家。
第二句话,有一次在北京返回烟台的机场候机室,几位师友在聊天,郭老师无意中说“我坚持这样一个原则:我很清楚别人的为人做事,但我却不说”。说者无心,听者很受震撼!我想“很清楚”体现了对世间事物的凌空俯视,是洞察秋毫、统揽全局的观察与判断;而“我却不说”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派厚道”的体现,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智慧。试想,如果我们热衷于家长里短,习惯于对身边的人和事评头论足,我们会消散多少宝贵的时间;如果我们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批判别人、议论别人,会破坏多么难得的和谐。当然,“却不说”绝非明哲保身。大事面前不含糊、原则问题不退却、该出手时就出手是恩师的做事风范;“却不说”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行胜于言,用实际行动去帮助你、感化你、升华你。
第三句话,15 年 1 月 18 日下午,利用烟大北京校友会成立之际,法学院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工作研讨会。会议很快就集中到如何解决多出标志性成果这一重大问题上,围绕这一问题广大校友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最后的总结发言时,郭老师环顾了一下我们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说,“我看要解决好你们说的标志性成果问题关键是院领导班子带头”。回烟台后,我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强调这句话。是啊,领导班子带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当年郭老师做法律系主任时率先获得了教育部二等奖,在核心期刊上屡屡发表大作;引领学科建设,取得了硕士点的突破。今天我们的学院也面临着抓好学科建设,寻找机会进行博士点建设;抓好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成果的新突破;努力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想方设法使研究生量的优势转化为质的优势等艰难突破。也面临着日常工作中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组织广大师生的问题,这一切的一切,关键仍然要领导班子带头!
老师们、同学们,尽管郭老师本人坚决反对,但我们执意举行这个荣休仪式。我们汇聚一堂用这样一种简朴的方式感谢他、记住他说的话、学习他为学为人,努力把我们今后的事情做好!让我们也衷心地祝福他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