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校内抽检和答辩等相关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15

各位老师:

    根据学校教学安排,为做好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确保毕业论文工作质量,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时间安排

1)5月19日前完成论文定稿;

2)5月20日学校确定校内抽检名单后,按照名单向学校提交校内抽检学生论文;

3)5月24日前完成答辩分组安排,并将答辩分组情况、答辩地点、答辩时间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填报完毕,并提前通知学生;

4)5月31日前完成论文的评阅;

5)6月8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第一次答辩工作;

6)6月1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成绩录入工作;

7)6月12日前完成校级优秀论文推荐工作;

8)6月15日前完成教育部论文抽检材料归档工作;

9)6月底前完成毕业论文第二次答辩工作,第二次答辩与第一次答辩至少间隔五个工作日,以便充分修改论文,二次答辩由学院自行组织安排。

2.校内抽检送审

学校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本年度毕业论文中确定名单,抽检比例不低于专业人数的2%。在教育部论文抽检中“存在问题毕业论文”等需要重点监测的专业,适当提高抽检比例。抽检名单5月19日公布,抽检结果一周内反馈给学院。

3.答辩组织

学院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任由院长担任,教学副院长、各教研室主任任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的职责包括:

1)负责组织、协调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2)指导各答辩小组的工作;

3)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水平进行公平、公正地评定,并对各答辩小组的毕业论文成绩进行审核,形成答辩委员会意见;

4)推荐优秀毕业论文;

5)做好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总结。

答辩委员会下设答辩小组,答辩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设答辩组长1人,答辩秘书1人,答辩秘书协助处理答辩有关事宜。为保证成绩评定的公正性,答辩工作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即指导教师不参与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

4.论文重复率检测

根据教育部本科生毕业论文抽检要求,除上传所有学生论文外,还需要上传查重报告,所以学校将继续采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对全部毕业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

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查重工作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直接提交。根据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检测结果“总文字复制比”小于30%,其中校级优秀论文应小于15%。2025届学生可以查重4次,答辩前查重3次一般评阅前可查重2次,如评阅人有修改意见的,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且修改后进行1次查重,答辩修改后的最终稿论文需要查重1次。

注:由于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升级,学生在系统中上传的论比如初稿、查重稿、终稿一律按照文件类型为“终稿”上传。根据中国知网查重规则,学生论文中封面、目录、参考文献、原创性声明系统自动过滤不检测,其它上传的内容系统均会检测。

5.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检测

采用“中国知网AIGC检测系统”对全部毕业论文进行AIGC检测,每名学生只有1次机会,由指导教师在论文答辩前进入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操作、检测,该功能预计5月20日开放。AIGC检测结果即全文疑似AIGC生成率低于30%,方能参加答辩。

6.论文答辩

学生答辩前需要填写《烟台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附件,填写完毕后提交学院存档。所有答辩采取现场答辩方式,汇报方式为PPT汇报。如确实无法参加现场答辩,由学生提出申请,经学院和学校同意后,方可进行线上答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答辩:

1)毕业论文检测不符合学校要求的;

2)有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

3)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低于70分的;

4)学生缺勤(含病假、事假)累计超过毕业论文工作时间1/4以上的;

5)经学院答辩委员会认定不符合答辩要求的。

7.教育部抽检论文上传

通过答辩的学生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好论文后,重新上传至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系统,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由指导教师对论文进行查重目的是学生修改后的论文与之前的查重不是一个版本,防止教育部抽检时提出异议。然后,学生登录系统,在抽检材料上传界面填写论文研究方向、关键词并上传论文终稿PDF版本,如有附件,请将相关打包成ZIP压缩文件上传。最后,指导教师对学生上传的抽检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学生上传的论文为最终稿后,点击入库即可。请学生和指导教师认真填写论文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等信息,该信息直接上传至学信网。

8.校级优秀论文评选

评选条件:

1)参加评选的应为当年全日制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

2)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

3)学生毕业论文不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拟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应小于15%

4)评选标准:选题新颖,能较好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阅读文献,能了解本学科进展,分析整理各类信息;论文中能表现出较好的创新能力,对专业技术问题或社会发展问题有较大改进或较重要的政策建议,有较大应用前景或实用价值;文字结构严谨,语言规范,表达准确,层次清晰。

5)每个教研室可推荐2-3篇毕业论文至学院作为候选论文,院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召开优秀毕业论文评审会,确定最终的优秀毕业论文名单。

6)被推荐为校优的毕业论文应通过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报送学校。学校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复审,报学校校长办公会审议,审议通过后发放获奖证书。

9.论文总结与质量分析

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应认真总结,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本学期结束前,指导教师和学院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完成本届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提交工作。




法学院    

2025年5月14日